c#发展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辽宁省翻译学会第六届语言哲学与翻译研究论
TUhjnbcbe - 2021/6/14 16:27:00

辽宁省翻译学会第六届语言哲学与翻译研究论坛于年10月27日在辽宁师范大学隆重开幕。此次论坛是辽宁省第七届社会科学学术活动月活动之一,论坛的主题是“中外互译理论与实践的跨学科思辨”,全省共有70多名专家、学者、教师及研究生出席了本次学术论坛活动。

主要议题是:

1.汉语典籍外译研究的新维度

2.翻译教学与翻译方法

3.翻译理论本土化与应用

4.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推介的路径与问题等。

开幕式

辽宁省翻译学会第六届语言哲学与翻译研究论坛于年10月27日8:10在辽宁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学术报告厅隆重开幕。学会秘书长宋*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秘书长宋*教授首先介绍了应邀出席本次论坛做主旨发言的各位专家:杨俊峰(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副校长、教授);高巍(大连大学外语学院院长、教授);李秀英(大连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教授);霍跃红(大连外国语大学多语种翻译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门顺德(辽宁省翻译学会常务副会长、大连大学教授);董广才(辽宁省翻译学会会长、辽宁师范大学教授)。

会长董广才教授致开幕词

董广才会长在开幕词中回顾了翻译学会所承办的省社科联学术活动月历届语言哲学与翻译研究论坛的基本情况,据初步统计,在省社科联举办的7届学术活动月中,省翻译学会共承办了6届语言哲学与翻译研究论坛,共邀请省外专家16人,省内专家21人做论坛主旨发言,每届论坛都设立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论坛,为我省的翻译教学、研究生教育和翻译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受到省内外学术界及翻译界同仁的高度赞扬。本次论坛由辽宁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协办,各项准备工作做的很周到,志愿者服务热情细心,为论坛的成功召开做出突出贡献。董会长希望此次论坛能给大家带来翻译研究的新见解、新思维,并预祝大家收获满满、论坛圆满成功!

代表合影

主旨发言

秘书长宋*教授主持论坛主旨发言

1)杨俊峰教授(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副校长):翻译中的“顺应”与“异化”:兼谈汉译英教学

报告摘要:若要将翻译理论进一步深化,必须研究翻译的“本质”,而要达至此“本质”,则必须将翻译的相关问题置于哲学的高度进行系统研究,脱离目前的“直译”“意译”等较低层面的翻译研究。中国的古典哲学认为,世界是一个系统,人类社会是一个系统,文化也是一个系统。这些系统既千变万化,又始终如一。研究翻译的本质,目的是从哲学角度对翻译实践进行指导,并通过研究本质找到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文化的交易,我们可以用《周易》中“太和”的理念来指导对人类文化的理解与翻译;用“阴阳”的理念来解释不同文化的“互通性”,并通过“顺应”和“异化”来提高一种文化在他种文化中的接受度。

2)高巍教授(大连大学英语学院院长):科技语篇的隐喻功能与翻译:以《时间简史》英汉文本为例

报告摘要:本研究基于体验认知的隐喻功能,以《时间简史》英汉平行文本为语料和数据,研究隐喻在科技语篇生成和理解过程中的功能,以及在文本翻译中的作用。

3)霍跃红教授(大连外国语大学多语种翻译研究中心主任):译者的个性化特征研究

报告摘要:翻译家是翻译史研究的主要对象,国内外的翻译理论家很早就

1
查看完整版本: 辽宁省翻译学会第六届语言哲学与翻译研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