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放缓、利润下降。业绩交流会上,有分析师问阿里巴巴的高管,国内零售消费低迷的趋势,在年会是V字形、L字形,还是V的前一半?张勇说:我们也想知道。
2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布财年第三季度业绩(年10月-12月),这是阿里实行“多元化治理”后的第一份财报。季度收入为.80亿元,同比增长10%;归母净利润为人民币.2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4%。
净利润下降主要由于商誉减值、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等非经常性因素。但即使扣除非经常性因素,阿里巴巴第三财季扣非净利润为.24亿元,依然比年同期下降了25%。
所谓的多元化治理,是指在年底阿里进行的组织架构调整:戴珊正式负责新设立的中国数字商业板块(含大淘宝、B2C零售、淘菜菜、淘特和国内贸易等)蒋凡则成为海外数字商业板块负责人(含速卖通、国际贸易、Lazada等)。
对于阿里的这份财报,媒体普遍持看衰态度,有文章认为:这份阿里巴巴年赴美上市后的最差财报,而且在此时间周期内还涵盖了电商行业最重要的11月。
01
阿里的核心“电商业务”增长到了天花板?
虽然张勇曾经一再宣称,“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们已经成长为一家横跨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依靠多个引擎驱动长期增长的公司。”但是电商依然是阿里最显著的标签,也是其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但是在这一板块,这些年以来,阿里显得“疲态”。
本次财报中,净利润大幅下降,而营收10%的增速,也是创下了阿里年在美上市以来的最低增速。阿里在财报中表示,主要由于整体市场状况放缓以及竞争,导致淘宝和天猫线上GMV同比单位数增长。在宏观政策的导向之下,阿里需要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