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发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机器人公司欠薪背后商海无情,想象力有价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有哪些什么症状 https://m.39.net/pf/a_7282164.html

年元旦,是资深机器人研发员李想收入断流的第86天。离职找工作的这几个月里,他对追回前东家拖欠的薪资越来越不抱希望。

在机器人创业风起云涌的,这位哈工大机器人重点实验室毕业7年的研究生,接连经历了欠薪、融资失败、同事反目、“优化”等职场Drama。最终,他选择离开机器人创业氛围浓厚的深圳,走上自学自研的创业道路。

在工业智能化提升、老龄化加剧与疫情无接触需求等因素的叠加下,机器人行业近4年火爆扩张。根据尚普咨询集团《2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和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2年全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率达22%。

红利期的水面下,行业的扩张和从业者个体颠簸的经历往往冰火交织——机器人行业尤其明显。

先进制造热潮持续,而互联网却步入寒冬。经过一上一下的对比,求职者投身兼具科技与实体属性的机器人行业似乎是条好出路,可现实是:身在其中的从业者遭遇的职场困境也数不胜数。

得到“开往未来的船票”后,从业者们正试图重新看清“机器人”这艘船在商海中的坐标,以及自己的职业定位。那么,一个真实的机器人行业是什么样的?

寻找靠谱公司╱01

多学科经验vs.商业嗅觉╱02

整机产品经理:一种“弯道超车”的想象力╱0

寻找靠谱公司

简单来说,机器人行业的对当下求职者最大的吸引力就是机会和钱。

与机器人产业强相关的行业领域对迎接生的需求已大幅度提高,薪资水位也在抬升。结合猎聘和BOSS直聘近三届应届生新发职位的行业分布数据,所涉及的行业包括医疗科技、机械/制造、电子/通信/半导体、汽车等。2年,全平台智能制造相关岗位平均招聘薪酬已高达元/月,该领域细分下的人工智能岗位,则以元/月位列榜首。

对人才的渴求掩盖了行业的动荡。今年以来,多个机器人细分领域都遭遇业务困境:强生、直觉外科、天智航、微创医疗等公司集体收缩了医疗机器人业务;餐饮机器人普度宣布将三千人团队缩编为人;清洁机器人赛道里,2年上半年扫地机器人的零售销量就已经下滑了28.%,年上半年同比再次下降0.60%(奥维云网数据)。

猎头张斌回忆机器人行业急转直下的情景,至今还有些“余恨”。“我在2年6月份开始推人,到8月份入职候选人的业绩已经达到多万;9月,还有50多个职位在跟进;可到了10月,项目开始收缩,客户只想要5、6个了,不仅刚入职的候选人都被裁员,我的入职提成到现在都没拿到。”

公司的商业落地能力,是判断一家机器人公司是否靠谱的重要指标。

马闯是一位从事机器人研发十六年的老兵,年就当上了技术总监,能力出色却也曾被欠薪。他告诉职场Bonus:“服务、协作机器人赛道,国内外几乎在同一起跑线起步,比的就是想象力、研发设计能力。如果技术能力差不多,那就选在商业落地能力强的公司就职,即使是做低端技术职位,稳定性也比某些创业公司的高端技术职位好一些。”

公司研发经验的积累时间和人员规模,则是另一种“抱大腿”的筛选方式。猎头张斌通过校招信息、内部员工、同行咨询等渠道调研一圈后,发现了一家有三十年研发经验、多人规模、业务集中在欧美地区的宝藏公司。“别的公司都裁员,这家公司每个月都要进十几个人。”

创始人团队背景也是判断公司前景的重要条件。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教授根据自己的观察,曾总结机器人创始人团队的特点:

1.科学家+学生+代理CEO合伙人联合创业,公司步入正轨可能需要8年;

2.全职毕业的博士生+合伙人,在实践中学习成长,开花结果可能缩短至5年时间;

?.科学家创业,商业价值转换时间最长,可能需要10年。

多学科经验vs.商业嗅觉

事实上,商业价值转化慢,部分原因在于机器人行业有制造业属性;想打磨出优秀的硬件产品,总归需要时间去根据客户的反馈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

在行业起伏下,硬件岗位在上下游环节的要求与待遇也出现了分水岭。

“现在,凡是涉及机器人的非标自动化产线集成的公司都很卷。人手最缺的还是硬件、PLC方向。”黄升拥有12年机械设计的经验,能得出这样的结论,靠的是信息整合。他做了一个B站账号,里面记录了他和从业者在深圳机器人行业中的真实见闻。而他所言的这种趋势其实从两年前起就已成形:根据猎聘数据,2年机器人赛道职位发布量前三分别为硬件、人工智能和后端开发,硬件岗位占比接近半数。

相比其他岗位,实操类岗位对求职者背景十分友好。“机械、硬件类的机器人岗位不看重学历,但吃经验。很多人都像我一样,专科毕业就开始摸爬滚打,坚持下来也能熬到经理、总监。”

但据黄升观察,在入门宽容度高的岗位,职业发展的选择路径较少,转型方向受限——比如机器人下游应用集成的硬件工作。在深圳这样的核心产业城市,该类型岗位的月薪起步大约1万,加班工作数年后大致可升到2万以上。

“在拿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薪资之前,你必须在工作中证明正向硬件设计、PLC编程、网络通讯、上位机开发、后端开发、C#、C++等所有技术能统统过关。”虽说要求技术能力全面是这一行业的显著特点,但对新人来说,也意味着试错成本巨大。“你是不是这块料,想得出答案至少得需要年时间。”

中游机器人研发环节的硬件人才更是紧俏。

猎头张斌透露,、学校出身的求职者,有2~4年的经验,在市场里就有公司开价50万到70万;非重点学校的硬件工程师,假使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也有人能拿到60、70万,但伴随的附加条件同样不低:硕士起步;有完整项目经验;通晓应用场景;前沿行业背景;多学科理论+实践经验;最少5年从业时间。

以上所有条件中,唯“多学科经验”这条最难满足,举例而言:

1.产研负责人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也要俱佳;

2.融合感知专家等科学家类型人才,要求具有机械、电子、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理论基础和工作经验;

.国产机器人出海背景下,销售岗位人员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海外市场开拓经验、专业知识、跨文化背景交流能力,胜任条件与技术类岗位不相上下。

尽管以硬件为代表的机器人高端岗位要求严格,但对商业型人才的画像,似乎尚未形成标准答案。

李宏今年2岁,本科学的是工商管理,非科班出身的他如今已是机器人赛道的新冒险者。

“我师弟是机器人技术狂魔,刚开始找我进行水下机器人创业时,我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先花了一个月进行行业调研。”在分析完国内所有做水下机器人公司以及市场前景后,李宏把商业模式、推广策略、定位产品、计划资金等等内容写成了策划书,给师弟留了一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